夫子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夫子文学 >  玄欲 >   第23章 还魂之夜

这具尸体面相暗淡,印堂下陷,这是死人的面相,但是,尸体的天庭司命纹路呈倒三角形状,而且是“倾盆倒”,尖角直逼印堂!

好是猛烈的火曲星犯命!

而且尸体的五官排布在人死后已经微微偏离了头顶天灵盖到胸上膻中穴上的人中线,到此,我掐指一算,已经有了个大概,长舒了一口气。我不放心,又连续看了几具离奇死亡的尸体,和开始那人如出一辙。

果然,这些人的死亡不是人为杀害,也非“鬼魂”、“灵异”索命,他们中毒而死,但真正的凶手,乃是风水的阴阳倒置!

只是,这些人既然因此而死,脸上又何故带着这层诡异的笑容?看来这和他们具体中的什么毒有着直接的联系。

我唯一有印象的便是听师父提及过一些经历,我无恒宗法门圣典上也载过一种名叫“天香魔芋”的世间第一毒花,又叫“歌舒翰芋”,原产自西域,一千多年前由东瀛来中国大唐学习的僧侣将此花的种子带回了日本。后来原产地西域诸国相继灭亡或者被黄沙覆盖,歌舒翰芋在西域绝了种,但却在东瀛日本一些地方繁盛下来,所以后来又称此花为“扶桑芋”。

说此花为“天下第一毒花”,乃是此花异香十里可闻,但却剧毒无比,一旦芳香入鼻便要致人瞬间死亡,人要采集这些花,必须事先服食特制的避毒丹丸。人吸入此花香味后仿佛飞升极乐、在满目幸福爽快的幻境之中死去,故面孔上保留着一层诡异的笑容。此花的最大功用便是做防腐的材料,据说用来防腐,尸体能千年不坏。

莫非,这些人的死亡便是因为吸入了这种花的香味因而死后脸上挂着笑容?

这只是一种古籍上记载的奇花,我没亲眼见过,到底今天日本还有没有这种花也无法验证。古人说此花“异香十里”,应该是一种修辞夸张的笔调,只能说明这花很香。再说,即使有这种花,它也只适宜生长在西域某地,又或者适宜日本的一些地带,绝不可能出现在中国上海的这所监狱附近。

我的疑问陡起。目前的情况是,我发现了杀人凶手中的主犯和主谋——风水的阴阳倒置,但我却丝毫找不到协犯和从犯——如何中的毒、中的什么毒?

中年汉子也检查完了他那一排的尸体,见我在一边发懵,说道:“方先生,我知道你是位高人,我的修养很是浅显,还望听你的赐教。到底是人为的凶手还是另有其他?对了,我姓杨,你叫我老杨吧。”

我刚要答话,却听胡强揭开一张白布后一阵惊诧:“哟!这家伙脖子上还挂着一根金项链!是不是真的?”

我见他头部凑了下去,急忙吼道:“闪开!**没见过金子是吧?!”

“精子?呵呵,我自己倒是有几十亿,可不如这个值钱,我就扯下来看看……”胡强打诳到这里,使劲一扯那具尸体上的金项链,忽听“飕飕飕”一声,那具尸体闪电般地弹了起来,一口衔住了胡强右手大拇指和食指!

阵阵惊叫瞬间充斥在停尸房内。

喜欢玄欲请大家收藏:(www.fuziwuexue.com)玄欲夫子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夫子文学推荐阅读: 驱魔全球游戏进化弑魔海九州寻生诀这个世界明明很安全尚不知他名姓港综之诡异大师命明师从绑定墓碑开始我在天地两道做生意灯塔诡异录盗墓聊天群里个个都是人才我P的图成真了七门调我在异界干饭的旅途驭房有术深夜书屋迷离档案读取恶魔的内心人小鬼大第五区殡仪馆盗墓直播:我的左眼信息无限超级魔法高校我最喜欢诡异了第六次封神活人禁地大西宝藏奶奶带我去捉鬼茅山术之捉鬼人神秘复苏之黑手指点考古队,竟被当成盗墓贼神话具现:我的脑海有神明从怒晴湘西开始盗墓求宝镇龙永昼追凶者盗墓开局进入怒海潜沙墓中奇局最后一个阴阳先生时空圆环柯南之凝渊侦探已经自杀身亡朱雀翔舞怪异之旅穿到九叔僵尸世界巫裂志上古昆仑经第五层的真相算死命驭房我不止有问心术灵点人生
夫子文学搜藏榜: 龙抬棺与鬼厮混的日子麻衣神算子冥媒正娶纸遁符师血咒云家客馆:环球探案末日魔女乱入神秘复苏青白见闻录大红棺材铺冥媒阴娶动物园守则录盗墓从沙海签到打卡诡域档案恐怖邮差钟馗是我把兄弟鬼事奇谈阳世鬼差那些年的神约传说时空圆环神州奇闻怪谈灵气复苏:我才不是幕后黑手鬼谷尸踪旧日降临仲春宁夏:我的眼睛里藏着诡听说我是盗墓贼混在僵综世界我能提升功法等级柯南之凝渊侦探已经自杀身亡鬼事回忆录阴人债阴婿阳寿已欠费盗墓:搬空青铜门女神的最狂赘婿恐怖旅馆少年风水师闻香识骨阴间公寓东北野仙奇闻录阴阳典当行秘术破局九龙寻药守夜人蛊童命明师我靠吞噬邪物延续生命从绑定墓碑开始尸妻难缠
夫子文学最新小说: 人在复苏:开局单杀驭诡者凶兆:黑白照片张公案穿着新尸上学去鲁班书茅山鬼道之尸道替身鬼胎古墓迷津乌龙阴阳师夏墟诡墓盗墓诡话我的阴阳招魂灯气御千年阴阳鬼探龙棺小道士笔记官娶鬼女我是鬼捕观北斗鬼葬术士笔记阴阳猎鬼师大阴倌葬尸经极品阴阳师见鬼实录我和我身边人古墓异录我的盗墓生涯现代阴阳师跳大神伏藏师活人禁地鬼命我当方士那些年我捉鬼的那些年阴山道士笔记我当鸟人的那几年诡电脑鬼喘气驱鬼警察大相师租鬼公司茅山道士传奇茅山宗师玄欲鬼墟尸身尖叫青灯鬼话防鬼宝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