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不过在大是大非面前,四派是一条心的。

司徒沮授走了出来,“大王不必担心,一定是荒郊野地……。”

这时候,有关地震的消息到了。

经过通传,使者上殿,哭拜在地,“陛下、大王,我寿春,寿春发动了史无前例的大地震,城中全部成为了废墟……。”

什么!

满朝文武一齐色变。

寿春啊!汉献帝立刻瞪大了眼睛,终于有了精神。寿春可是大型城市,几十万难民扩散出去,必定牵动几百万人混乱,活该。

袁绍震惊了,神情苍白,起身连道:“寿春……寿春……。”

寿春可是淮南最大的城池,并且是合肥前线的后腰,这里地震整个淮南就完了。

百官都慌了,经验告诉他们,马上就会有暴乱出来,弄不好那些受灾的百姓现在已经暴乱了。

“父王,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救灾,马上派出钦差大臣,调集救灾物资。”袁尚走了出来,大义凛然果决,加了不少印象分。

这道理袁绍能不懂吗?心想儿啊,救灾要花多少钱你算过吗?

刚刚结束了荆州的大战,如果连上前年的雍凉作战。也就是说,袁家连年征战。

“国库还有多少钱?”

“还有一百二十三万贯。”沮授走出来艰难的说道。

这最多也就是二百多万两白银的购买力,最多救一个县,而寿春这样的大城,杯水车薪。

毕竟这是一项持续救援,可不是管几顿饭就能完事的。

这种持续投入对于任何朝廷来说都是最可怕的灾难。

在司马懿的暗示下,袁尚不吭声了,缩了回去。

这口黑锅别说是他了,就连袁绍也背不动。

反正这个季度肯定背不动,下个季度的话,也不用背了,直接派兵镇压暴乱就可以了。

那也要花钱,还毁名声。

袁绍看着满朝寂静的文武,深知这黑锅背定了。在通往大皇帝宝座的路上,倒退了好几步,南边的那些诸侯何止前进了好几步。

可惜袁谭没在,若是不然,岂不是可以派他去赈灾,正好甩锅。袁绍和袁尚叹息一声,心想袁谭走的可真及时。

这时候,一个宦官走了进来,看了看沉寂的大殿,就算在门口也能够感受到那种压力,小心道:“启奏陛下、大王,寿春又来了一位使者。”

少顷。

使者蹬蹬跑上点,看到极度压抑的袁绍和百官,还有脸苍白的同行。

感到自己装批的时刻终于到了,还是在这种最高规格的殿堂。

无视皇帝,嘭嘭嘭提着下摆跑到一排颜色不同的大理石前。这是臣子能够前进的最前沿,距离袁绍还有五六十米,噗通跪倒在地。

“寿春情况如何了?”袁绍焦急问道。

“大王……。”使者的哭声回荡在足球场大的辉煌大殿中。

袁绍脸色一变,完了,黑锅背定了。

汉献帝,╰(*°▽°*)╯,一定是发生民变了,人望尽失,得劲。

喜欢带着百货大楼回三国请大家收藏:(www.fuziwuexue.com)带着百货大楼回三国夫子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夫子文学推荐阅读: 谍影风云带着仓库到大明一戟平三国汉世祖三国:我真是猛将啊大明小学生兴汉使命大明之建藩海外李治你别怂原始战记:我成了小野人平凡的明穿日子上品寒士大秦守陵人特种兵之二次入伍新特工学生抗战之兵魂传说三国之白马关郎明末小平民回到三国战五胡穿越当天娶到女神老婆调教开元重生三国之曹家逆子三国之无敌熊孩子主宰江山逆天换明时光之心世子的崛起锦衣当国弘治大帝兵府统帅九州幕府武道大秦:开局被人指鹿为马大明最强败家子刘备的日常三国之吕布天下庆余年我在亮剑当战狼大明镇海王仲谋霸道空战之王大明最狠一个山贼祖孙三代都是皇帝寒门贵子美洲1866后汉猛将传大汉最强外戚战神之王尴尬,女仆机器人陪我穿越正统抗战从瞄准开始大唐将门龙婿
夫子文学搜藏榜: 明末:开局干掉皇帝我在大唐开酒馆谍影风云宋缔大明元辅汉末之吕布再世抗日之全能兵王龙啸大明我有一个历史聊天群风华帝军特种兵之无限掠夺系统我本陷阵一小兵大明二十四监曹夫子魂刻天柱弘治大帝战之欲大明第一反贼红色莫斯科三国之最强上将军大明之建藩海外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大宋金手指穿梭时空的商人浴血兵魂权力巅峰我的明朝生涯周瑜之笑傲三国特种兵之无敌战神北宋第一纨绔重生之大清帝国大秦:摊牌了!我就是秦始皇望古神话之选天录狼牙兵王东汉末群雄争霸大夏状元郎秦风楚韵酉水王孤岛谍战三国之古武枭雄盗机鬼谋人类群星辉煌时抗战之血肉丛林数据三国回到燕国当太子抗日之亡命恶徒大明之开局就进陵寝辛亥之钢铁基地三国大土匪大晋匪王
夫子文学最新小说: 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我就是要做皇帝曹魏隋末之群英逐鹿唯我独尊之二止干戈重生农门骄李想的北宋超级大独裁者铁血骠骑横扫三国的东方铁骑开国功贼大宋极品国师回到晚清的特种狙击手血帅远征军之溃兵兄弟杀手特种兵大周权相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江山如此多骄奉天承运极品皇帝边戎猎日神刀宋起波斯湾明末资本家吕氏皇朝大唐全才盗宋抗日之兵王纵横大宋金手指三千美娇娘穿越在秦末回唐唯我独裁重生之大科学家1558年的天变野望之三河梦幻大唐之逍遥王爷霸宋西门庆本草王张辽新传浴火重生西路军斜风三国之吕布天下战国之鹰穿越之帝王传奇横行抗战烽火之开国大将宋世流芳混在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