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346章:通罗之盟(十一)

公元一九七年,汉献帝建安二年,少帝昭宁九年末,三韩爆发大乱。

其时,已拥有马韩半数之地的百济之主,武珍王夫余昆,忽然失心疯般的,悍然向停驻此地的大汉皇叔刘璋发动了攻击。

而也因此一役,使得历史上出现的百济,终是昙花一现,随之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

——摘自《振武帝传记》

马嘶人喊,刀戟生寒。

通罗河的汉营驻地外,两千骑卒奋蹄而进,杀气冲天。夫余昆身着皮甲,头缠赤巾,两眼中全是一片疯狂之色。

在接二连三的得知自己没了退路后的他,竟尔完全放弃了布防迎战即将来临的倭贼攻击,而是转头征全部落之力,欲要先杀了刘璋以泄愤,来个鱼死网破。

漫天的尘土之中,冬日的阳光下,对面明晃晃的一片,映的人眼仁生疼。

一队满是肃杀之气的队伍,静静的早已在原地排开阵势,当中一人轻袍缓带,策马立于大旗之下,满面的平静之色,毫不以对面奔来的阵势所动。那刺人眼目的,却是马上骑士统一的盔甲,和手中刀剑反光所致。

远远的看到这一幕,夫余昆眼中的阴戾之色更重。不是说都在邪马台国建设港口吗?但眼前看来,来时多少护卫,现在还是多少,又哪有半分减少?那什么驱赶倭贼占据州胡,岂不正说明了不过就是为了对付自己的?夫余昆简直气炸了肺了。

“汉狗!你累次欺我,挑拨是非,居心叵测,今日便与你做个了断。须知这里是百济,却不是你大汉,由不得你作威作福,发号施令。”待到两边阵势对圆,夫余昆挺枪纵马而出,戟指刘璋大骂道。

刘璋微微一笑,轻踢马腹,在颜良文丑二人的陪伴下,慢悠悠的晃出阵来,砸吧了下嘴,这才撇嘴道:“武珍王,我不明白你什么意思。这青天白日的,你忽然杀气粼粼的跑来,指责我这儿,指责我那儿的,是你失心疯了,还是别疯狗咬了啊?”

夫余昆身子微抖,怒道:“你这小人,敢做竟不敢当吗?你一来我百济,便杀我族人,甚而屠人满门,何至如此心狠手辣?你鼓动狗屁的联合商会,唆使无知之辈盲从,打压我百济;你阴险狡诈,使人驱使倭贼以占州胡,实则图谋我百济国土。为一己之私,致使州胡国破家亡,事到如今,何不敢认?!”

刘璋笑眯眯的听着,直到他骂完,这才叹息着摇头道:“武珍王,我不明白哪里得罪你了,你却这么红口白牙的诬陷于我。杀可比是因为他奸淫族人之妻,而且,他也不是我杀的,屠门灭族的更非是我下的手,我只是帮着收尸放了把火而已;

至于说打压你百济云云,更是欲加之罪。我早说过,联合商会一事儿跟我没关系,我只是协助而已。至于大家对你的不满,那是你和人家的事儿,拜托,别拉不出屎来就怨地球没吸引力好不好?

喜欢衙内闯三国请大家收藏:(www.fuziwuexue.com)衙内闯三国夫子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夫子文学推荐阅读: 谍影风云带着仓库到大明一戟平三国汉世祖三国:我真是猛将啊大明小学生兴汉使命大明之建藩海外李治你别怂原始战记:我成了小野人平凡的明穿日子上品寒士大秦守陵人特种兵之二次入伍新特工学生抗战之兵魂传说三国之白马关郎明末小平民回到三国战五胡穿越当天娶到女神老婆调教开元重生三国之曹家逆子三国之无敌熊孩子主宰江山逆天换明时光之心世子的崛起锦衣当国弘治大帝兵府统帅九州幕府武道大秦:开局被人指鹿为马大明最强败家子刘备的日常三国之吕布天下庆余年我在亮剑当战狼大明镇海王仲谋霸道空战之王大明最狠一个山贼祖孙三代都是皇帝寒门贵子美洲1866后汉猛将传大汉最强外戚战神之王尴尬,女仆机器人陪我穿越正统抗战从瞄准开始大唐将门龙婿
夫子文学搜藏榜: 明末:开局干掉皇帝我在大唐开酒馆谍影风云宋缔大明元辅汉末之吕布再世抗日之全能兵王龙啸大明我有一个历史聊天群风华帝军特种兵之无限掠夺系统我本陷阵一小兵大明二十四监曹夫子魂刻天柱弘治大帝战之欲大明第一反贼红色莫斯科三国之最强上将军大明之建藩海外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大宋金手指穿梭时空的商人浴血兵魂权力巅峰我的明朝生涯周瑜之笑傲三国特种兵之无敌战神北宋第一纨绔重生之大清帝国大秦:摊牌了!我就是秦始皇望古神话之选天录狼牙兵王东汉末群雄争霸大夏状元郎秦风楚韵酉水王孤岛谍战三国之古武枭雄盗机鬼谋人类群星辉煌时抗战之血肉丛林数据三国回到燕国当太子抗日之亡命恶徒大明之开局就进陵寝辛亥之钢铁基地三国大土匪大晋匪王
夫子文学最新小说: 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我就是要做皇帝曹魏隋末之群英逐鹿唯我独尊之二止干戈重生农门骄李想的北宋超级大独裁者铁血骠骑横扫三国的东方铁骑开国功贼大宋极品国师回到晚清的特种狙击手血帅远征军之溃兵兄弟杀手特种兵大周权相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江山如此多骄奉天承运极品皇帝边戎猎日神刀宋起波斯湾明末资本家吕氏皇朝大唐全才盗宋抗日之兵王纵横大宋金手指三千美娇娘穿越在秦末回唐唯我独裁重生之大科学家1558年的天变野望之三河梦幻大唐之逍遥王爷霸宋西门庆本草王张辽新传浴火重生西路军斜风三国之吕布天下战国之鹰穿越之帝王传奇横行抗战烽火之开国大将宋世流芳混在明朝